弗洛依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动力

  • 动力的性质

    • 本能

      • 人可是为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任何现存的个体都具有一种源源不断的的精神能量
      • 来源

        • 身体的某个器官或某部分发生的躯体过程
      • 目的

        • 满足需求和消除紧张/焦虑
      • 对象

        • 实现目的的东西或手段
      • 动量

        • 其具有的力或能量大小
  • 动力的分类

    • 生的本能
    • 死的本能

人格结构

  • 地形学模型

    • 意识
    • 潜意识
    • 前/无意识
  • 结构模型

    • 本我
    • 自我
    • 超我

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

  • 焦虑

    • 神经质焦虑
  • 自我防御机制

    • 压抑
    • 替代或转移
    • 升华
    • 合理化
    • 反向形成
    • 退行

人格发展与适应

  • 弗洛伊德主张人格健康和完善需要

    • 个体个体人格结构自身内部各系统间的和谐
    • 个体和外在现实世界之间的和谐
    • 建设性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格评估技术

  • 释梦
  • 投射测试
  • 自由联想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 与敌意,与性有关的幽默

绪论

  • 人格动力

    • 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它也是行为的动能
  • 人格发展

    • 主要研究人格发展历程,发展机制的问题,人格量变与质变的特点,不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优发展期,等等
  • 人格研究途径

    • 理论研究

      • 学习理论
      • 人格理论

        • 对人类行为提出的一套系统的假设,是对人格的定义,结构,发展,动力,测量等重要概念所作的系统性的理论解释
      • 咨询与治疗理论
    • 实验研究

      • 特殊规律研究法

        • 强调人格的独特性,主张对个人进行单独研究
      • 一般规律研究法

        • 强调人格的共同性,其兴趣在于探讨人格共同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 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
      • 统计研究
  • 人格理论的九个向度

    • 自由/决定论

      • 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 理性/非理性

      • 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 整体/分析论

      • 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
    • 遗传/环境论

      • 一个人的人格有多少取决于遗传,有多少受环境影响
    • 可变/不可变

      • 人在其生命历程中能否有根本改变
    • 主观/客观性

      • 主观经验与客观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 主动/反应性

      • 涉及对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
    • 均衡/不均性

      • 行为的动力是消除紧张达到平衡还是不断成长自我实现
    • 可知/不可知性

      • 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可以根据某些科学方法所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不被人所认识的东西
  • 人格理论的原则

    • 核心性原则

      • 理论的关键之处
    • 广博性原则

      • 理论所能覆盖的范围
    • 简约性原则

      • 简明一致,易于理解
    • 验证性原则

      • 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
    • 提示性原则

      • 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
    • 实用性原则

      • 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
  • 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

    • 当时的社会特征
    • 学者本身的经验
    • 学者对人,社会和科学的态度
    • 有关学科的发展
  • 人格的词源(了解
  • 人格的定义(了解

    • 集合定义

      • 罗列出一些人格成分,人格被描述为这些元素的集合
    • 整合式和完形式定义

      • 特点是强调人格为个体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
    • 层次性定义

      • 将人格分为若干层次或等级
    • 适应性定义

      • 强调适应性功能
    • 个别性定义

      • 个人的独特性
    • 代表性定义

      • 个人的代表性行为范式,具有自己的特色
  • 人格与个性

    • 从词源上人格就是个性
    • 相对于人格来说,个性具有个别差异
  • 人格成因

    • 遗传与生理因素
    • 家庭与早期经验
    • 学校与社会文化

精神分析

  • 佛洛依德

    • 人格结构(了解

      • 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
    • 焦虑

      • 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由于人体内部器官的兴奋产生的
      • 功能

        • 向自我发出危险信号
      • 现实焦虑

        • 人对真实的外部威胁的反应,人察觉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时产生的紧张,不安和恐惧
      • 神经质焦虑

        • 是某些具有威胁性的本我冲动突然进入人的意识层面而产生的反应,其反应在于自我可能会失去对不接受的本我愿望的控制
        • 往往由现实焦虑发展而来
      • 道德焦虑

        • 由于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疚,羞耻感和罪恶感,即所谓良心的谴责
    • 防御机制

      • 具有控制冲突及情感的作用
      • 在潜意识层面进行
      • 各种机制之间互有差别
      • 尽管防御通常带有精神病症状的特点,但它是可逆的
      • 既可是适应性的,也可是病理性的
      • 女儿概况父亲的9种+自己提出3种

        • 升华
        • 与攻击者认同
        • 利他
      • 9种

        • 压抑

          • 主动的,不自觉地将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回潜意识中
        • 投射

          • 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到他人
        • 反向形成

          • 将不合乎自己态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 转移或代替

          • 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比较不具威胁的对象上,以减轻个体精神负担
        • 合理化/文饰

          • 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以证明自我价值的防御机制
        • 否认

          • 不承认客观现实,扭曲对现实的认知,不去面对生活中无法解决的困难和无法达成的愿望,从而减轻内心的焦虑
        • 升华

          • 将具有威胁性的潜意识冲动转化成可被接受的社会性行为的过程
  • 荣格

    • 人格结构

      • 意识和自我
      • 个体潜意识和情结

        • 个体潜意识
        • 情结

          • 一组一组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形成心理观念丛
          • 积极作用

            • 是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学业或事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消极作用

            • 导致心理病态反应,会消耗人的大量心理能量,干扰人的正常认知和记忆,妨碍人的正常发展,使人形成偏向人格
      • 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 集体潜意识

          • 人类在种族进化中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人类集体经验的沉积物,对外在世界做出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
          • 普遍存在
        • 原型

          • 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 普遍,每个人都继承着相同的基本原型意向
          • 人格面具

            • 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表现
          •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 男性阿尼玛,女性阿尼姆斯
            • 内部形象
          • 阴影

            • 暗喻,指潜意识中负面的一面,或人性黑暗一面,包括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本能
          • 自性

            •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
            • 人格的组织原则就是一个原型,荣格把它叫做自性
      • 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

        • 补偿

          • 在人格结构中存在着一些对立人格成分,二者相互补偿
        • 对抗

          • 对立的人格成分会产生冲突,由此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成为生命的本质
        • 联合

          • 对立的人格成分不仅对抗,同时也会相互吸引,联合
  • 阿德勒

    • 人格动力

      • 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新精神分析

  • 霍妮

    • 人格结构

      • 现实自我
      • 真实自我
      • 理想自我
    • 神经症人格

      • 亲近他人与顺从型人格
      • 反抗他人与攻击型人格
      • 逃避他人与退缩型人格
    • 神经症冲突

      • 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冲突

      • 3种行为方式的冲突

        • 亲近他人
        • 反抗他人
        • 逃避他人

行为主义

  • 华生

    • 异常行为的形成与改变
  • 斯金纳

    • 人格异常

      • 不良的强化经历导致的行为缺失
  • 多拉德和米勒

    • 挫折——攻击假说

人本主义

  • 罗杰斯

    • 自我的一致性
    • 自我不协调
  • 罗洛 · 梅

    • 焦虑

      • 正常焦虑
      • 神经症焦虑
  • 对人本主义理论的总体评价

人格特质理论

  • 类理论

  • 特质

    • 一个个体
  • 奥尔波特

    • 人格结构

      • 特质概念
      • 特质类型
    • 研究方法
  • 艾森克

    • 人格维度模型
  • 大五模型

    • 外倾性
    • 宜人性
    • 尽责性
    • 神经质
    • 开放性
  • 对特质理论的总体评价

认知学派

  • 凯利

    • 人人是科学家
  • PPT

    • 双性化
    • 幸福外向性
    • 感觉寻求
    • 认知建构
    • 人人都是科学家

题库

  • 简述人格的含义及其基本特性?

    • 人格有多种定义

      • 集合
      • 整合和完型
      • 层次
      • 代表
      • 个别
      • 个人适应社会的稳定心理特征,代表性行为范式的综合
    • 基本特性

      • 独特性
      • 稳定性
      • 综合性
      • 功能性
  • 人格的概念?

    • 心理学通常指整个的人的行为范式,不单指品德
  • 举例说明什么是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 首要特质/显著特质

      • 林黛玉多愁善感
    • 核心特质/中心特质

      • 林黛玉,清高,率直,聪慧,孤僻
    • 次要特质

      • 最不显著
      • 林黛玉某些场所的冷漠
  • 在Allport的特质理论中,人格的动力是什么?简述之。

    • allport认为所有的人格特质都具有动机力量,只是强度有差别,他将个体倾向中最强烈的部分称为动机倾向,不太强烈的部分称为风格倾向
  • 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哪些?请举例说明每一种机制。

    • 压抑

      • 主动的,不自觉地将超我不允许的欲望和动机驱逐回潜意识中
    • 投射

      • 个体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真实存在的,但若承认就会引起焦虑的事转嫁到他人
    • 反向形成

      • 将不合乎自己态度的感受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 转移或代替

      • 将敌意等强烈的情感从最初唤起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比较不具威胁的对象上,以减轻个体精神负担
    • 合理化/文饰

      • 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以证明自我价值的防御机制
    • 否认

      • 不承认客观现实,扭曲对现实的认知,不去面对生活中无法解决的困难和无法达成的愿望,从而减轻内心的焦虑
    • 升华

      • 将具有威胁性的潜意识冲动转化成可被接受的社会性行为的过程
  • 在Jung的理论中,集体潜意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简述之。

    •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马斯,阴影,自性四种原型
  •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 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并且协调自我概念和经验
  • 根据Fromm的理论,人为什么要逃避自由?

    • 现代社会人们的不安全感,独自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陷入难以承受的无助和孤独,所以可能会做出逃避自由的反应
  • 简述Horney关于“应该的”专横与神经症的关系。

    • 神经症患者患者的神经症冲突中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当人的理想自我脱离了真实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神经症患者拒绝修正,否认歪曲不和谐信息,自欺欺人地维护美好形象。他们在理想自我的控制下产生出许多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正常的需要变成了对自己和别人的强求。
  • 简述生活中可以用经典条件作用解释的现象。

    • 听到午休的下课铃,肚子就开始饥饿
  • 如何用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来消除日常生中的不良行为(如抽烟、酗酒)

    •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同时给予一个负面或替代刺激,如用口香糖嚼着不方便抽,抽烟的同时看恶心的图片等方法
  • 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 正强化:背完课文就可以出去玩
    • 负强化:背完课文就要收拾屋子
    • 正惩罚:没有背诵完课文就要收拾屋子
    • 负惩罚:没有背诵完课文就拿走玩具
  • 简述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 刺激的性质(奖励or中性),行为者是否主动,刺激反应的先后
  • Dollard和Miller学习理论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 内驱力

      • 可以是内部,也可以是外部的,基本内驱力,二级内驱力
    • 线索

      • 决定有机体何时何地作出反应,做何种反应的刺激
    • 反应

      • 降低内驱力
    • 奖赏

      • 强化
  • May所指的焦虑有什么含义?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 个体的存在面临威胁时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对威胁自身存在的反应
  • 根据Rogers的观点,自我概念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 个体从环境和事物对自身的反馈形成了自我,指那些与自己有关并被感知到的经验
  • 如何用建构。构念来解释个体的人格差异?

    • 人格的个体差异体现在建构的性质,数量,质量和组合方式上
  • 为什么说人人都是科学家?

    • 因为凯莉认为普通人和科学家一样,在探索着现实,建构自己的生活,不断的经历,形成观点,用已有的人生经验去预测未来
  • 什么是压力?人们一般如何应对压力?什么是完美主义?

    • 压力

      • 我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
    • 应对

      • 通过行动上和内心的思考去处理环境中和心理内部的各种需要
  • 简述A型人格?什么是B型人格。

    • A型人格

      • 充满对抗性,热衷竞争
    • B型人格

      • 有耐心,悠闲地对待工作和生活
  • 什么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有什么特点?

    • 对自己所作所为设立过高的标准和期望
    • 较高个人标准
    • 担心错误
    • 行为犹豫不决
  •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是什么?

    • 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特点是
  • 人格与气质、性格和个性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一种观点认为人格,性格和个性是同义词,另一种认为人格是共性,个性是特性,性格是具有道德评价的心理品质。气质是天生,无好坏之分,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
  • 人格心理学主要关注的主题是什么?

    • 人的本性
    • 人格结构
    • 人格动力
    • 人格发展
    • 人格成因
    • 人格改变
    • 人格测量
  • 如何理解Freud的人格动力观?

    • 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潜意识的本能支配,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
  • 如何理解Adler的人格动机观?

    • 对器官缺陷和生理自卑的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 如何理解Horney的基本焦虑的观点。

    • 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人最根本的需求是安全感的追求
  • 人本主义关于人格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力求使得自己得到最大发展的心理倾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个性和价值观,所以要尊重个人的经验和感受
  • 简述挫折-攻击理论。

    •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攻击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挫折感的强度,受挫折的范围,次数,对攻击行为后果的预测都会影响挫折是否引起攻击
  • Freud划分的心理性欲阶段是什么?其人格结构观?

    • 口唇期
    • 肛门期
    • 性器期
    • 潜伏期
    • 两性期
    • 其人格结构观有早期的三意识理论和晚期的三人格理论
  • 简述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 卡特尔将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 简述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 将特质归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稳定-不稳定,内向-外向,精神质-超我机能
  • 简述类型论和特质论的区别

    • 类型论

      • 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人格差异。以组别将人分类
    • 特质论

      • 个体间表现出来的人格差异,以连续性的向度表现
  • 简述罗特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Adler的人格理论观点。

    • alder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有了补偿的需要,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
  • 中国人的人格

    • 中庸/自我
    • 值得信赖的
    • 有原则的
    • 忍耐
    • 责任感强
    • 自我控制
  • 人格研究与评鉴技术

    • 核心性原则

      • 理论的关键之处
    • 广博性原则

      • 理论所能覆盖的范围
    • 简约性原则

      • 简明一致,易于理解
    • 验证性原则

      • 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
    • 提示性原则

      • 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
    • 实用性原则

      • 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

你能用自己话解释这些核心名词吗?

  • 人格

    • 个人适应社会的稳定心理特征,代表性行为范式的综合
  • 人格心理学

    • 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科
  • 人格理论

    • 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和参照框架
  • 人格研究

    • 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提供了人格分析的基本框架,实验研究提供了事实依据,应用研究提供了应用价值
  • 特质

    • 是个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决定或描述了个体在不同情境和时间典型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方式
  • 意识

    • 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是人清醒时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
  • 潜意识

    • 也叫无疑是,代表的是藏于内心,不可接近的部分,包括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背世俗道德所接受
  • 前意识

    • 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 集体潜意识

    •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普遍存在
  • 个体潜意识

    • 和意识相连,容纳被意识压抑,隐藏,遗忘了的经验
  • 死的本能

    • 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对抗,屠杀等
  • 生的本能

    • 所有与生命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具有积极,正向,建设性的作用
  • 自我

    • 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意识的结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 本我

    • 原始潜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非理性方式工作
  • 超我

    • 从自我中分化,道德化的自我,处于人格的最高层,遵循道德原则
  • 人格面具

    • 是人格中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表现那一部分,像面具一样
  • 基本敌意

    • 孩子对父母经常表现出一些不恰当表现而产生的敌意
  • 基本焦虑

    • 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受
  • 神经症需要

    • 个体体验到的焦虑越严重,就越渴求安全感,因此通常会采用一些病态的策略来避免焦虑,通常是强迫的,过分夸张的,极端的,永远无法满足的
  • 原型

    • 对某一外界刺激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 普遍,每个人都继承着相同的基本原型意向
    • 人格面具

      • 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机能表现
    •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 男性阿尼玛,女性阿尼姆斯
      • 内部形象
    • 阴影

      • 暗喻,指潜意识中负面的一面,或人性黑暗一面,包括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本能
    • 自性

      •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
      • 人格的组织原则就是一个原型,荣格把它叫做自性
  • 情结

    • 一具有情绪色彩的心理观念聚集在一起的心理观念丛,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 积极作用

      • 是灵感和动力的源泉,对学业或事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消极作用

      • 导致心理病态反应,会消耗人的大量心理能量,干扰人的正常认知和记忆,妨碍人的正常发展,使人形成偏向人格
  • 创造性自我

    •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遗传和环境提供的素材,按照自己独一无二的组合方式形成自我
  • 自卑

    • 对自身器官缺陷或缺点的消极心态
  • 社会兴趣

    • 个体觉知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以及个体处理社会事务的态度
    • 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
  • 追求优越

    • 人为了克服自卑感,不断地进行补偿获得优越感
  • 基本需要

    • 也叫缺失性需要,如果缺失可引起匮乏性动机,如果满足,兴奋紧张消失,失去动机
  • 成长需要

    • 也叫心理需要,满足生存需要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希望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
  • 自我实现

    • 一个人努力变成他能成为的样子,充分发挥潜能,超越自我的最高动机
  • 高峰体验

    • 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满足后达到的一种短暂的超越时空的极乐体验
  • 自我概念

    • 人对其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感知中关于自己的内容的总和
  • 现实自我

    • 个体在此时此地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的总和
  • 理想自我

    • 个体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样子,是个体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
  • 自我实现倾向

    • 所有的个体都有实现自我,维持自我,提升自我的内驱力
  • 正向关怀需求

    • 在生活中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同情,尊敬,认可等情感的需求
  • 有条件正向关怀

    • 需要达到某些条件才能获得正面情感的关怀
  • 无条件正向关怀

    • 无论对方是什么样子性格,都能获得全部的,真正的关怀
  • 以人为中心疗法

    • 对当事人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设身处地的理解,相信当事人有主动向上发展的能力与期望,帮助当事人减少人格的内部冲突,变成功能完善的人
  • 双性化

    • 一个人同时具有较多的男性气质和较多的女性气质的人格和心理特征